西葫芦是东说念主们日常中非每每见又实惠的一种蔬菜,不外你可能不知说念的是调教 小说,它其实热量还稀奇低,号称“自然减脂菜”,今天咱们就来给全球保举一种省略大大阐扬西葫芦低热量上风的作念法,健康又可口!
版权图片
低热量、水分多,还补维生素K
西葫芦,别看它名字里带“葫芦”两个字,其实它是葫芦科南瓜属的植物,属于南瓜的一种,原产于北好意思洲南部,笔名好意思洲南瓜。
一般情况下果实为淡绿色,极新的西葫芦水分含量高达近95%,和水汪汪的黄瓜不相险阻,不仅饱腹感强,在热暑的天气下食用冰寒又解渴。不仅如斯,西葫芦的热量也超低, 唯有19千卡/100克,相配于苹果热量的近1/3,这对于减肥东说念主群来说稀奇友好。[1]
《中国食物要素表》中的数据泄露,西葫芦的维生素C含量唯有6毫克/100克,而2021年发表在《北京农学院学报》上的一篇文件提到,有掂量东说念主员给与了6个西葫芦新品种和2个市集品种进行了教育,发现不同品种西葫芦的维生素C含量跨度较大,为9~17毫克/100克。这含量和黄瓜、白瓜、葫芦、冬瓜差未几,比丝瓜(4mg/100g)略高。[2]
伸开剩余83%《日本食物要素表》中的数据泄露,西葫芦的维生素 K 含量还算可以,为35微克/100克,真是是丝瓜的近3倍。[3、4]根据《中国住户膳食养分素参考摄入量(2023 版)》,我国18岁以上成年东说念主每天维生素K的合适摄入量是80微克,[5]吃半个西葫芦(100~125克)可沸腾一般成年东说念主每天近50%的维生素K需求。
1个西葫芦约200~250克
饮食中摄入饱和的维生素K不仅能保管平素的凝血功能,还能促进骨造成、阻挡骨招揽,也具有阻挡血管钙化的作用,有助于注意骨质疏松、骨折和心血管疾病。 [5]不外,正在服用华法林药物本领的东说念主群应幸免大批食用西葫芦。
至于西葫芦的不溶性膳食纤维(0.6g/100g)、钾(92mg/100g)、钙(15mg/100g)、镁(9mg/100g)等养分含量一般,在蔬菜中不算超越。[1]
西葫芦的可口服法
西葫芦的服法好多,最常见的可能是西葫芦炒蛋、西葫芦鸡蛋饼,但今天念念安利给全球一种西葫芦的新服法,健康快手还可口——空气炸锅西葫芦 。
如果你吃过南川烧烤,可能知说念南川有一个经典烧烤单品“炭烤西葫芦”,将西葫芦切片刷油烤,烤熟之后撒上佐料和油辣子或特制辣椒面,香辣也不失清甜,稀奇清晰解腻。
南川烧烤店的炭烤西葫芦。西西Seaseafood供图
全球在家统共可以用空气炸锅来复刻,具体作念法是:
将西葫芦洗干净后切厚片(约1指厚),喷极少油,放入空气炸锅180℃ 先烤10分钟,再翻面接续烤10分钟,出锅后可以撒上我方心爱的调味料,比如烧烤料、孜然粉、黑胡椒粉、辣椒面等,径直开吃。
空气炸锅版“烤小瓜”。
这个作念法的精髓是,西葫芦一定要切厚片,你会体会到跟无为炒西葫芦统共不同的口感,一口咬下去汁水四溢,还能保留西葫芦自己的清甜。况兼这个作念法用的油和调料齐未几,稀奇安妥当今念念要减脂的一又友,吃一些热烘烘的食物,免去“干啃绿化带”的倒霉。
对于西葫芦,还有一个传言是,“炒西葫芦有丙烯酰胺,会致癌”。这可能是因为2013年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发布的一项阐明。阐明中泄露,炒熟的西葫芦中丙烯酰胺的含量是360微克/公斤。[6]
本色上,只如若含有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的食物,进程了120℃以上高温烹饪就会产生丙烯酰胺,丙烯酰胺属于2A类致癌物——2A类致癌物是指可能对动物致癌,但莫得左证会对东说念主体致癌,生涯中常见的红肉、油炸食物也齐是2A类致癌物。
根据我国《第六次中国总膳食掂量》数据,我国东说念主群平均丙烯酰胺摄入量是0.175微克/千克体重/天,换算成一个体重60千克的成年东说念主,相配于是10.5微克/天,总体摄入量依然很低的,统共无须太惦记会有什么危害 。
发苦的西葫芦,别吃!
西葫芦口感大多清晰甘甜,以此深得东说念主心。但也有少数西葫芦吃起来发苦,际遇这种西葫芦一定不要吃 。
2015年就有一则报说念称:德国的又名须眉,因大批食用邻居自种的发苦的西葫芦后,中毒身一火。
东说念主民网新闻截图
2020年,发表在《德国医学周刊》上的一篇报说念称:又名66岁女性患者在摄入有苦味的西葫芦后,因出现心动过速、低血压、嗜睡以及干燥、恶心、吐逆和便血而被送往急诊室。经医师会诊是因食用含葫芦素的发苦西葫芦引起的急性食物中毒并伴出血性结肠炎。[7]
西葫芦的苦味与葫芦素类物资密切联系,部分葫芦科植物果实品种在特定孕育条款下(如泥土因素、低温或高温环境、不同基因型的品种自然杂交、授粉不良、激素使用分辩理等)会累积葫芦素,导致果实出现苦味。[8]
苦葫芦素作用于东说念主体,会引起恶心、吐逆、头晕、目眩、步态不稳、定位不准等症状,还可刺激胃肠引起胃肠功能错杂,出现腹痛泻肚等不适症状,严重会致命。[9]
香港稀奇行政区政府食物安全中心也稀奇辅导过:葫芦科果实可能会含有大批葫芦素,有苦味的葫芦科果实摄入过多会引起躯壳不适,应幸免食用滋味变苦或有相当滋味的瓜菜。[10]
为了安全起见,如果在吃西葫芦的时分品味到了显着的苦味,就该警惕了,很可能含有大批葫芦素,扔掉别吃。
参考文件
[1]杨月欣.中国食物要素表第6版第1册[M].北京大学医学出书社,2018
[3]https://fooddb.mext.go.jp/result/result_top.pl?USER_ID=19641
[4]https://fooddb.mext.go.jp/result/result_top.pl?USER_ID=19647
[5] 中国养分学会.中国住户膳食养分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M].东说念主民卫生出书社,2023.
[6]https://www.cfs.gov.hk/english/committee/files/TCF_41st/41_TCF_TDS_results_on_acrylamide.pdf
[8]李宗扬,秦智伟,周秀艳,等.葫芦科蔬菜苦味掂量进展[J].中国蔬菜,2013,(24):1-9.
[9]赵士光,徐皓轩,万圣,等.两起食用苦葫芦瓜引起的食物中毒探问阐明[J].中国食物卫生杂志,2022,34(06):1326-1329.DOI:10.13590/j.cjfh.2022.06.033.
[10]https://www.cfs.gov.hk/sc_chi/multimedia/multimedia_pub/multimedia_pub_fsf_172_04.html
源泉:科普中国
剪辑:汪叙含调教 小说
发布于:北京市